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
(肇府[2007]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在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气象事业近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服务水平,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粤府[2006]135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防灾抗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气象事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每年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江洪水、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寒冷、强对流、雷电、浓雾、龙卷风、干旱等灾害及其发生的次生灾害的危害,平均每年有2~3个台风会给我市带来严重影响,雷电日数超过90天,全市暴雨日可达20天。在全省范围内,我市是局地性强降水和强对流(大风、冰雹等)灾害的多发区。同时,汛期西江大水严重威胁我市安全。西江集水面积大,干流水2214km,汛期易形成流域性的大洪水与特大洪水。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我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5%。加快气象事业发展,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及时、准确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气象服务,为有效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已成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科学利用气候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空中云水资源、农业与生态气候资源、太阳能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巨大的经济、环保和生态价值。加快气象事业发展,开展气候资源变化分析,评估气候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加快发展气象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市是山区农业大市,广大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大力发展气象事业,强化农业灾害的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提高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村防灾减灾的服务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技支持和服务产品,对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