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市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萍府发〔2007〕1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萍乡市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萍乡市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
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萍乡市处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汛期地质灾害和地面塌陷等。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以突发性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多分布在丘陵山区。诱发灾害的直接原因是集中性强降雨,灾害的区域与强降雨区域基本吻合,多与山体植被破坏、采矿、修路、切坡建房等有关。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覆盖型岩溶区和矿山开采区,诱发因素往往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或矿山采空、地下疏排水有关。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降水趋势预测
据市气象台2007年3月30日预测:2007年我市汛期雨量略偏多,总量为700-800㎜(多年均值为666㎜),其中4月份220-250mm,5月份250-280mm,6月份230-270mm。降水相对集中期出现在5月上旬到6月份上中旬,汛期结束期在7月上旬后期。
2、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历年汛期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及其与降雨关系的分析,结合气象部门对今年汛期(4-6月)降水趋势预测,预测2007年我市崩塌、滑坡、泥石流(简称崩、滑、流,下同)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及危害在总体上略超常年水平,且要高于 2006年,地面塌陷接近常年。
(1)汛期地质灾害在降水集中期可能分布较为集中,将主要发生在五陂--白竺、莲花县、荷塘-神泉崩、滑、流易发区和上栗-芦溪崩、滑、流次易发区。地质灾害具体发生的区域和强度与当时集中降雨的区域和强度有关。
(2)崩、滑、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时段为4-7月,特别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降水集中期。在集中降水时段,当连续降水达到150毫米或日降水10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可能发生。当连续降水达到200毫米或短时间(日或数小时)降水15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将很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