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广运用诚信通重要商品电子监管备案查询系统,建设现代化商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通过推广运用诚信通系统等新方式、新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行之有效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新经验。
3.加大食品质量监测与快速检测力度,强化食品质量监管。针对近年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较多的食品和节日食品、农村食品、高风险食品,加大质量监测与快速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深入实施以“放心菜”、“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放心早餐”等为主要内容的 “三绿工程”,并向农村市场不断延伸。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建立健全覆盖全市乡镇的食品供应网络。
消费环节
1.突出卫生执法重点,强化餐饮、学校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和执法工作,强化餐饮单位法人和学校负责人是本单位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法制意识。在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改进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的卫生监管,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2.强化依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行政处罚,强化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继续开展“卫监”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3.推进对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规范食品卫生许可工作。强化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亮证的监管工作;加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粮、油、米、面的索证管理和餐(用)具消毒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执法工作;强化对食物中毒事件等违反《
食品卫生法》行为的查处工作;继续开展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加强高、中考学生饮食卫生安全监管工作。
(四)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工作。探索建立覆盖全市和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高风险食品和日常消费量较大的大宗食品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客观真实了解我市食品安全状况。汇集整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的例行监测和执法监督抽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有针对性地实施食品安全动态性和预防性监管。开展重点食品评价性统一抽检工作,统一检测经费,统一发布信息,对检测合格率低的品种,请专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及时整治。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系统和保障系统,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等发展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和分析,适时面向社会发布预警公告。适时开展多部门参与、全环节的Ш级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险因素,全面提升防范食品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