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合肥市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二)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专项整治为载体,以群众需求量最大、反映最强烈的食品为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日常监管,进行集中整治。重点开展“两边五小”(城市周边、校园周边,小作坊、小市场、小餐馆、小超市、小食品店)和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的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同时抓住2006年抽样检测合格率低的腐竹、小麦粉等品种不放松,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整治,重点品种逐项整治,重点问题督促整治的方法,推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抓专、抓实、抓细。
  (三)强化环节日常监督管理,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方式,深化制度建设,分工负责对各自监管环节实行有效监管,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种养殖环节
  1.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加强对农药、兽药残留以及“瘦肉精”、氯霉素污染的监测。以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为重点,健全完善政府监测、产地企业自检、社会商检“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制定蔬菜农药残留、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建立定点、定期检测和信息发布制度,严格检测程序,加强规范管理。
  2.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水平,使大多数农产品生产做到有标可依。重点打造2-3个万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强化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力争全年新增10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5个以上绿色食品,培育3-5个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品牌。
  4.继续抓好农资专项整治工作,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严防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建立质量抽检制度,及时发布农资质量预警信息,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保证农资市场营销质量。
  5.强化溯源管理,加大对种植养殖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建立可追溯性标识和记录,引导基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测水平,建立疫病农兽残控制体系、加工卫生控制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