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的业务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检测能力范围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一个突破。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在原来顺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基础上,又通过了国家认可委的监督评审和扩项评审,今年计量认证的检测参数达到392项。番禺区农检中心已完成申报省计量认证的准备工作。一年来,各监测单位十分重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采用招聘高素质人才、整合人力资源、派出培训、请专家讲课、开展技术攻关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检测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为了推进和规范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2005年底,我局印发了《关于下达2006年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的通知》(穗农函〔2005〕230号),制定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计划,并为监测工作制定了指导规范,例行监测制度不断取得完善。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印发了《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工作手册》一书,各监测单位从加强管理入手,依照相关规定完善各项制度,向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方向努力,提高单位运行水平,保证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各监测单位的管理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技术上做到抽样方法、检验方法、判定依据、判定原则、监测行为五统一。
一年来,全市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单位都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对我市各区(县级市)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农产品进行了5次例行监督抽检,共抽检样本4927份,检测项目35995项次,对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做出了准确的评价,找出问题的薄弱环节。各区(县级市)采用速测卡检测样本数132700份,采用分光比色法检测样本31479份,蔬菜定量监测3587份,畜禽产品监测1181份,水产品监测521份。企业(基地),采用速测卡检测样本数38614份,采用分光比色法检测样本84411份,蔬菜定量监测1188份,畜禽产品监测7715份,水产品监测8931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结果实现了信息化,自“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开通以来,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便能清楚了解到各个实时监控点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提供了第一手材料。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监测,及时发现了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并为我市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行政执法提供了科学公正的数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