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南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地方经济增长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等级评价,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收集和保存企业的信用记录,帮助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防范信用风险;同时,也为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和发展机会,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和交易成本,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依托全国统一的企业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收集、整理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建立淮南市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按权限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为金融机构拓展和管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提供信息支持,为中小企业的经济交往提供信用“名片”。
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对象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象是已取得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尚未与银行发生贷款关系的中小企业(已有贷款关系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已被采集加载入企业征信系统),不包括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的界定按年销售额确定,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领域,销售额在3亿元(含3亿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在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领域,销售额在1.5亿元 (含1.5亿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三、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信用环境。信用认识不到位,信用意识淡薄,是中小企业信用工作的薄弱环节。企业是信用建设的主体,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通过开展宣传、培训、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做好信用基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要协调统一,密切合作,为企业信用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征集企业信息,建立信用档案。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实行“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3年内完成我市所有中小企业的信息征集工作。具体安排是:2007年,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征集户数不少于300户(其中:市区不少于200户,凤台县不少于100户)。2008年中小企业信息征集户数不少于我市全部中小企业户数的三分之二。2009年,完成对辖区内所有中小企业的信息征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