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茶产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应用国内外现代生物和农业工程技术的成果,实施嫁接改造、组装配套,促使传统茶业生产、加工升级换代、产品创新,并实现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多元化。在措施上,通过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国星火科技龙头企业创新中心“叙府龙芽科技园”,把种植示范、品种推广、技术培训、科技研发、茶文化普及等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绩。为此,我们必须依托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茶研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以及省、市、县(区)、乡(镇)各级茶叶管理和生产技术推广部门等科研院所组建强大的科技咨询服务队伍,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广大茶农,做好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四节 人才保障
实现茶业产业升级换代,必须不拘一格引进和选用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在继续使用好我市现有茶业科技人才的前提下,针对高级专业人才特别匮乏的实际情况,必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果断措施和优惠政策,引进一批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来宜宾工作,并在提拔任用、工作条件、工资、住房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并列入“人才兴市”规划。实施人才战略方针: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茶技人才队伍。对宜宾市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管理业务人员应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以适应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和国际、国内茶叶市场各方面的变化。二是根据专业科技人员的特点,市委、市政府可多将一些茶叶项目直接给予他们承担,明确他们在项目实施中的权、责、利,发挥他们的专业智慧。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可根据他们承担项目档次和完成效果的不同,给他们立项,并为他们创造条件撰写论文及申报成果,使他们的工作和成果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及组织的承认,以便今后推广。
第五节 资金保障
实现茶业产业化宏伟目标,必须加大资金投入。除各企业要为此继续增加资金投入以外,还必须扩大资金来源。市级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现行政策,全力争取各种政策性扶持资金、招商引资及信贷投入,并千方百计吸引民间资金投入茶产业,以实现“十一五”期间投资12.2亿元的投资计划。
第六章 投资计划及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概算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概算,总投资约需人民币12.2亿元。
一、分项投资概算
(一)茶园基本建设7.2亿元(含良种培育、 肥料农药、环境优化、道路交通、灌溉设施建设等);
1、新建良种茶园投资概算:2000元/亩×20万亩=40000万元;
2、老茶园良种化换种改植投资概算:1000元/亩×25 万亩=25000万元;
3、有机茶园建设投资概算:800元/亩×5万亩=4000万元;
4、无公害茶园转化投入:20万亩×50元/亩=1000万元;
5、茉莉花基地建设投入: 1万亩×2000元/亩=2000万元;
(二)优势产业带重点茶厂初制厂房及设备改造10000万元;
(三)茶叶精、深加工厂房及设备购置22000万元;
(四)金秋湖科技园建设10000万元;
(五)人才培训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3000万元;
(六)茶业批发市场及网络建设5000万元。
二、分阶段投资概算
(一)第一阶段投资概算(2006~2007年):
总投资32700万元。
新建良种茶园投入:8万亩×2000元/亩=16000万元;
老茶园良种化改造投入:4万亩×1000元/亩=4000万元;
无公害茶园转化投入:10万亩×50元/亩=500万元;
有机茶园建设投入:1万亩×800元/亩=800万元;
茉莉花基地建设投入: 2000亩×2000元/亩=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