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6-2010年甘肃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6-2010年甘肃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的通知
(甘卫疾控发[2006]250号)


各市、州卫生局,甘肃矿区卫生局,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厅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卫疾控发〔2006〕39号),我厅制定了《2006-2010年甘肃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2006-2010年甘肃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一、背景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于1979年和1992年开展了两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病毒性肝炎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甘肃省是乙肝高发省份,1992年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省1-59岁人群乙肝感染率为54.76%,HBsAg携带率7.94%;由此推测,全省乙肝HBsAg携带人数近200万。多年来,乙肝一直是我省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近几年全省乙肝发病率维持在130-135/万。乙型肝炎的流行不仅影响着全民健康素质,也给社会、家庭及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控制乙肝是我省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制生产了乙肝疫苗,把推行乙肝疫苗接种作为防治乙肝的一项重要策略。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我省已于2003年实施GAVI项目,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了儿童计划免疫,特别是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有力地推动了乙肝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我省乙肝防治工作状况和投入力度与实际工作需要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对预防控制乙肝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政策保障;乙肝防治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少数县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实施进程缓慢,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不高;社会宣传引导不力,虚假医疗宣传和广告泛滥,使乙肝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乙肝诊断不规范,降低了乙肝疫情报告的质量;医疗性活动中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医源性传播的隐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乙肝的控制工作。为加速我省乙肝控制进程,根据卫生部下发的《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特制定此规划。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