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保障条件与监测评估。由市科技局牵头,市科协配合,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责任部门规划并组织实施。
牵头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按照职责分工,会同责任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实施工作。责任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实施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进度安排。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建立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组织体系,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研究制定主要行动和基础工程“十一五”工作规划,开展调研并提出政策保障研究框架;根据年度工作主题,系统设计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并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2008年-2009年):推进主要行动和基础工程建设,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措施;落实政策、投入、队伍等相关保障条件;探索、研究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模式和机制,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和推进各级各部门的实施工作;开展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2010年):继续推进实施工作;对“十一五”期间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研究制定“十二五”实施工作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提出2016年-2020年阶段性目标。
三、加强对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使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为公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创造条件,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现公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抓住科学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努力建立校内外、社区、企业、乡村以及机关等科普宣传教育机制;加大科普资源整合力度,加快社会化科普资源库建设,推动全市科普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主渠道作用;针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共性问题,每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快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健全组织网络,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各乡镇、村居要配备专兼职科协干部,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和组织保障。各级各类学校要配备科学课教师,大众传播媒体要配备科技节目采编人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大中专学生以及离退休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支持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努力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