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点和2007年全市50项农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通知
(日政发[2007]2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高等院校,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国家、省属驻日照各单位:
现将《2007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点》和《2007年全市50项农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日照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四月二十日
2007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点
2007年是我市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也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年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精心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市场、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网、农机服务网、农业信息网“三大网络”,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科技创新、新型农民培训“三大机制”,筑牢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疫病防控、渔业安全生产“四道防线”, 全面改造传统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有日照特色的现代农业。
一、主要目标
(一)农业生产发展目标。1.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67亿元(业务主管部门统计数据,下同。其中,农业产值58亿元、林业产值35亿元、牧业产值29亿元、渔业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7.5%,力争增长8%以上;实现增加值82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36亿元、林业增加值10亿元、牧业增加值12亿元、渔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3%,力争增长4%。2.粮食播种面积控制在2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控在100万吨左右,新增经济作物面积力争达到5万亩以上。3.肉、蛋、奶类总产分别达到19万吨、8.9万吨、1.4万吨,同比增长5%、3%、20%,力争增长6%、4%、30%。4.农(水)产品出口创汇完成10亿美元,同比增长9%,力争增长10%。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同比增长8%,力争增长10%。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1.新认证无公害农(畜水)产品和绿色食品33个,力争突破40个。2.力争推出3~5个国家级或省级名牌农(水)产品。3.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农业生产保障目标。1.开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1488处,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8.3万亩。2.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70%以上。3.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9‰以内。4.无重大动植物疫病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重点工作
(一)精心培育“三大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注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围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培育各种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竞争力明显增强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继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粮食生产“三条底线”不动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抓好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在完成2006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的基础上,投资2297万元开发治理土地4.5万亩,认真组织实施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严格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推广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生产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控制在2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控在100万吨左右,确保90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建设以莒县陵阳、五莲许孟和岚山碑廓为重点的1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以岚山西部乡镇为重点的10万亩绿茶生产基地;以东港河山镇、三庄镇为重点的5万亩果品生产基地;以五莲、岚山黄墩、东港陈疃为重点的20万亩干果生产基地;以莒县北部、五莲西北部乡镇和东港三庄、两城、西湖及岚山黄墩、高兴等为重点的8万亩黄烟和5万亩桑园生产基地;以204国道两侧和城市周围为重点的种苗花卉基地和江北最大的龙柏生产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带。以海滨生态旅游、茶文化旅游、森林公园旅游等为重点,逐步开发形成一批以民俗游、生态观光游、“农家乐”、“渔家乐”、“水上乐”等为主的特色乡村旅游景区,繁荣活跃乡村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