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策略和技术措施
(一)免疫预防
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其它国家的经验表明,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人群麻疹免疫力应达到并保持在95%的水平。要达到95%以上接种率水平,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
(1)确保高水平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
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的关键措施。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合理确定基层接种单位的免疫服务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做好适龄儿童发现、报告、登记工作,使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8%以上。各地要严格执行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程序,以县为单位麻疹疫苗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保证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成功率。
(2)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
逐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承担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机构和单位,应定期对常规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种率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县、市、区,应通过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改进。
2. 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各地要按照《
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落实卫生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和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甘肃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实施办法》要求,将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切实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未种儿童补种工作的开展。
3.做好特殊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管理力度,制订相应的对策,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保证其与本地儿童享有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要采取定点接种和入户接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要将查漏补种工作作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的重要补充,及时发现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并予以补种。加强对新入学大中专学生、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的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评价,及时做好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