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的重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综合预防干预、监测和评价基因及蛋白质组学诊断技术;出生缺陷初级预防和早期诊断、干预技术;孕产妇急救技术的应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和早期识别不良发育特征及干预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儿童健康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等。
领域五:基层服务模式及疾病防治
研究城市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和农村卫生服务的模式、服务标准、功能支持方案和保障机制;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城乡居民健康与疾病监测网络系统;研究适用于社区开展的促进健康行为的策略和措施,提高社区的健康促进实施能力,减少慢性病和伤害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在不同经济地区建立示范区,形成适合我省经济特点的疾病社区预防模式;重视精神卫生问题,加强研究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精神卫生教育计划和心理辅导技术的研究。
关键技术:
适合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推广适宜技术的模式、机制;易感人群营养与健康、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膳食营养相关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技术;疾病及危险因素预防干预措施;高危人群的社区管理模式;疾病干预技术在社区的推广示范;。
领域六:新药和医药生物技术研发
加强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提高新药临床评价水平;开展高效、长效、速效、靶向药物新剂型改造技术的开发应用;建立集成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化学技术手段的药物有效成分筛选与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中药生产工艺和技术、化学原料药合成技术优化和改造;加强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展规模化细菌、酶发酵技术、规模化单克隆抗体制备和蛋白质纯化技术研究;开展基因工程表达蛋白药物、治疗性抗体、基因治疗、芯片技术和快速检测诊断技术研究;开展健康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安全评价;加强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提高医疗过程中合理用药水平和治疗水平;开展中医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整理,探索中医诊疗技术规范与标准研究;发挥中医优势,加强对慢性病、人类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提高中医药疗效;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推广。
关键技术: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抗体工程、芯片技术和快速监测诊断技术;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合作;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确认技术;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综合集成的高效药物发现技术;药物合成、剂型改造技术;研究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先导结构发现和优化技术;改善药物吸收、代谢、毒性改性和优化技术;生物酶合成和发酵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提取、纯化技术。
领域七、中医药现代化
发挥中药资源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筛选疗效确切、有市场前景的医院制剂,按照新药规范进行二次开发;重大疾病及常见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院内制剂);传统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藏医药的研究与开发。
关键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