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临的主要卫生科技问题
1.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的科学防治工作亟待加强。重大传染病乙性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特别是艾滋病疫情在我省逐年增加,且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在全省疾病死因中排序位居前列,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2.地方病、职业病和其他环境健康问题的科学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我省仍是地方病的高发区,职业性危害、生活方式改变和营养失衡性疾病在不断增加;出生缺陷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日趋显露。
3.农村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疾病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运用适宜技术和综合防治措施来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是当前摆在卫生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4.卫生科技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制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真正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匮乏。应用基础研究水平较低,一些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约了卫生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卫生事业经费投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乏长效的卫生研究投入机制,特别是卫生科技经费严重匮乏,没有医学和中医药科研专项经费,科技经费投资及融资机制还没有建立,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不完善,有限的科研基础条件、资源、设备整合利用不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薄弱,仍处于较低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率及产业化水平很低。
6.甘肃特有中医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不够,中医药科研支撑条件薄弱(包括基地、设施、设备等),对甘肃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7.缺乏有效的医学和中医药科研管理体系。科研力量分散在不同的行业部门,科研力量难以整合,卫生科研协作攻关和集成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对重大医学问题缺乏系统、持续、全面的大样本、多中心的规范研究。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各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卫生事业的投入,为卫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卫生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步伐加快。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卫生技术人员的存量为 83017人,医学基础和应用人才结构、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科研、中医药科研人才结构也相对趋于合理,这为卫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卫生科技管理政策和体制逐渐理顺,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大专院校、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和省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卫生科研能力逐步提高。这些机遇和条件为我省“十一五”卫生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新时期科技和卫生工作总方针,紧紧围绕卫生改革和发展大局,以全面提高我省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构建区域卫生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整合和能力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我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在规划制定和实施中主要体现以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