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中长期(2006-2015)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3.重点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以学科、特色专科建设为重点,把学科建设、专科培育、人才培养统筹起来,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发展,以人才进步促进学科发展。对优势学科、发展前景好的专业采取了重点扶持、重点投入的倾斜措施。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建立了1个省级重点科研院所、58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特色重点专科和15个省中医药特色重点建设专科、1个科研中试基地。同时,对重点学科实行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严格评审程序,强化监督力度。各重点学科在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支撑条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重点科研院所和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的建立,为逐步建成开放的医学实验研究基地,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卫生科技人才创造了条件。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作为的中青年专家队伍,为承担我省卫生科技创新任务,深入开展生物医学科学探索奠定了基础。
  4.卫生科技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十五”期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科研、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爱人才、重人才、用人才的人才工作机制,卫生人才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从事卫生科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333”、“555”人才工程的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有些已成为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他们承担了推动我省卫生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促进我省科技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了有效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全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万多人,硕士以上人员有300名。“十五”期间,全省共评定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21人,卫生部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科技厅学科带头人2名,1名同志获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另外,卫生科技管理队伍的素质也有了显著提高,一批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科技人才加入到了管理队伍中,进一步提高了卫生科技管理水平。
  5.卫生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卫生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多渠道筹资机制初步形成。经费来源由以前的单纯科研项目资助发展到项目经费、人才培养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等多种形式,经费途径也由原来的单一归口部门发展到国家、省、市、部门等多种渠道筹措。省属各单位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自筹、统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保证了卫生科技的发展。
  6.卫生科技平台得到提高
  “十五”期间,我省卫生科技成果重点围绕重大疾病的控制、医学应用基础研究、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展科技攻关,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肿瘤区域发病监测和规范化防治、辅助生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肝脏、心脏移植成功填补了我省该领域的空白;重大传染性疾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及科研设备投入,科研支撑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省属医学科研单位通过建设,建成了医学临床诊断药物研发技术平台;省属医疗机构和有关大专院校建立了4个临床药理实验基地;1个药物临床前药理(GLP)实验基地;3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个辅助生殖技术研究中心。这些机构的建立为我省进一步开展药物研发、新药临床评价、中药新药研制、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及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医学实验动物、医学信息技术等科研服务的规模及水平都有显著提高,目前可基本满足我省卫生科技和医学科研发展的需要。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