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动农村其他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贯彻落实《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研究制定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财税、信贷、科技、人才等政策措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推进依法监管农民负担工作进程,建立镇村控制新债、化解旧债的有效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和经济薄弱村建设。加快实施“双百村帮扶”工程,力争现有21个贫困村年内全部脱贫。
四、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10.市场体系建设要强化功能提升。通过发展壮大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通过强化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规模层次和发展水平。大力繁荣城市中心商业圈,重点抓好中央国际广场、金鹰二期、徐州书城、中枢商业街等大型商贸设施建设,年内确保完成投资21.8亿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港路优势,强化物流信息和交通设施两大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快推进淮海综合物流园、江苏宝通物流、香山物流等基地中心建设。发展壮大淮海五金机电、新世纪物资建材、淮海蔬菜批发交易等专业化大市场,改造提升徐州市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加快形成区域性物流品牌和市场集群。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年内新建农家店1000家。
11.积极发展旅游、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推进徐州汉文化景区、淮海战役红色旅游区、新沂马陵山、丰县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等十大旅游景区建设。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发展自主研发、工商设计、科技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业,推进医疗卫生、养老托老、家政等社区服务业建设。
1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指导,推动企业发行上市进程;指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帮助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新金融工具开展直接融资。
13.规范发展土地和矿产资源市场。深化国土资源使用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土地调控,严格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制定土地集约利用年度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租赁)制度,规范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行为。积极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推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