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关于2007年大春生产意见的通知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关于2007年大春生产意见的通知
(宜府办发〔2007〕1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市农业局《关于2007年大春生产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的通知》(宜府办发〔2007〕6号)精神一并贯彻执行。

  二OO七年二月五日

关于2007年大春生产的意见
(市农业局)

  2006年,我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高温伏旱,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目前,全市工程蓄水较常年略差,大田蓄水比常年明显减少,给大春实现满栽满插增大了难度。各区县务必充分认识实现2007年大春增产增收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克服消极畏难情绪,振奋精神,以提高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切入点,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粮食产量增长1.0%、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00公斤以上,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任务。现就抓好2007年我市大春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奋斗目标
  2007年,我市大春生产的总体思路是:稳定面积攻单产,科技避灾争主动,优化结构提品质,产业化经营增效益,实现增产促增收。具体目标是:全市大春粮食计划播栽面积449.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187.1万吨,比上年增0.54万吨,增长0.3%。其中,水稻225.6万亩,总产115.19万吨,与上年基本相同;玉米105.3万亩,总产34.9万吨,较上年增0.53万吨,增1.55%;马铃薯10.0万亩,较上年增2.0万亩,总产1.6万吨,增0.25万吨,增18.4%。经济作物方面,重在增加精细蔬菜,大抓名特水果,突出优质蚕茧和烤烟,发展道地药材,提高名优茶比重。全市计划实现蔬菜产量152万吨,较上年增长5.5%;水果产量30.5万吨,增长5%;茶叶产量1.87吨,增长1.6%;发放蚕种35万张,产茧9800吨,实现蚕茧产值1.7亿元;收购烤烟19万担;中药材产量3957吨;花卉销售产值550万元。力争通过大春生产,实现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63元,增长7%。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
  (一)抓目标管理。各地务必按照2007年市下达各项目标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增添措施,狠抓落实。粮食生产上,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将今年大春粮食面积、产量指标层层分解,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层层落实考核责任制。特别是要突出抓好大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落实,在做好基本农田保护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尽力多栽水稻。进一步搞好撂荒地复耕,提高旱地复种指数,大搞增、间、套、围,大做田坎文章,确保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相对稳定。
  (二)抓科技示范。结合省农业厅组织实施的“三百工程”、“332”科技示范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在全市范围内大力示范推广各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并以此为“抓手”,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大声势发动、大规模培训、大现场示范,大力提高优良品种和重大实用增产提质、省工节本、降耗增效技术的到户率、到田率,落实“五良配套”(良壤、良灌、良种、良法、良制),实现“四个带动”(带动增产增收、带动结构调整、带动加工增值、带动体系搞活)。要求各区县至少搞好5000亩,乡镇搞好200亩,全市累计10万亩以上的大春粮食科技核心示范片。严格实行“三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技术规格),力争核心示范片的粮食单产比大面积提高10%,每亩节本增收50元以上。在稳步推进各项增产增效适用技术的基础上,要重点突出“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杂交高粱及再生高粱配套栽培技术”等的示范、推广,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大面积粮食生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落实和单产水平的提高。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