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组织举办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科技周”活动,并组队参加10月份全省召开的“陕西省中小学生科技节展示会”。
7.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拟对各区县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进行市级检查,并做好省级检查的准备工作。
(二)中小学工作
1.全面实施新课程,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1)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注重课改实验工作的经验积累,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不断完善和健全小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日常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管理,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与评价方式,真实地衡量和判断学生成长的过程和状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加强对市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示范校的管理,发挥市级校本教研制度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从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活动开展、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专项评估,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促进全市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4)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课程资源,建设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逐步形成各级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5)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课改实验工作存在的问题,调研总结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课程、综合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积极交流与推广。
(6) 严格按照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要开齐音乐、美术、体育、综合等课程,不得擅自增加和删减课程门类和课时,要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重视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促进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结合减负文件精神,市教育局将召开全市农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场会,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经验推广,典型引路。
2.落实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实施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政府办义务段学校不得再收取借读费,同时积极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进一步降低农村中小学辍学率,提高巩固率,发挥教育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