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合肥市卫生局“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

  四是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合肥卫生人才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卫生人才在城乡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得到协调发展,医、药、护、技及党务、行政管理人才的比例趋向合理。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发展指标
  总体目标:通过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整套符合卫生行业特点,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体制机制。通过实施四大卫生人才工程(高层次专家工程、公共卫生人才工程、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卫生管理人才工程),开创我市卫生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我市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主要发展指标:“十一五”期间,合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在现有基础上保持适量增长,到2010年,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人,其中拥有执业(助理)医师 1.8人,执业护士数2.1人;到2010年,执业(助理)医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层次所占比例为100%;县乡两级医疗机构50%的医生达到本科文化程度,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达50%;护士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5%;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95%;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不低于100%,卫生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5%。
  三、“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卫生人才管理体制
  1、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确保责任落实。把人才工作纳入卫生单位和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建立一把手抓卫生人才制度,定期进行年终考核。建立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各县区卫生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年年底前向市卫生局提交人才工作书面报告、报表;
  2、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确保措施落实。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部门、单位、个人等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市卫生局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配套投入,用于卫生事业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合肥市卫生人才电子平台和合肥市卫生人才市场,通过科学、合理的市场机制对卫生人才资源进行配置。
  (二)创新卫生人才工作机制
  1、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卫生行政部门和单位领导的重要尺度。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建立健全考核工作责任制。
  2、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建立符合医疗卫生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