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主要分3种类型:德城区(含经济开发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采用城区管网延伸供水和联片供水;齐河县大部、禹城市南部采用群井汇流规模化联片供水;其余县(市)采用每县(市)建设1座平原水库、1个水厂,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
(一)水源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平原水库、水厂工程和机井工程建设。1.平原水库工程。全市新建宁津、夏津、陵县、平原、乐陵、临邑、禹城、齐河8座平原水库。平原水库建设要根据当地用水需求量(满足城乡饮水,兼顾工业和服务业用水)、供水保证率、调蓄能力和留有充分余地的原则,合理确定水库规模,新建水库不低于1000万立方米。要按照引水保证率高、地理条件优越、便于供水辐射的原则,科学论证确定水库的库址。2.水厂工程。全市新建和改建平原水库供水水厂8座,群井汇流供水水厂17座,总供水规模为每日47.86万吨。3.机井工程。全市新打机井97眼。
(二)管网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供水主管道和支管道工程,总长度约8128公里,管径为φ63-φ900mm,均采用聚乙烯PE管材。
(三)村内供水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村内管网和入户工程。管道总长度约24691公里,管径为φ20-φ63mm。
三、资金保障
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市估算总投资约15.74亿元,其中水源工程6.08亿元,管网工程7.21亿元,村内工程2.45亿元。
(一)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省村村通工程每年补助资金总额的10%以上。“十一五”期间,国家安排我市解决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要努力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尽早到位。
(二)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市财政每年筹集部分资金支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对县(市)每建设1座千万方以上平原水库,市财政扶持10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每年补助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不少于500万元。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实现足额征收,其中60%用于平原水库和主管网工程。整合水利建设基金、农业开发资金、扶贫资金、转移支付、土地出让金等资金,尽力争取用于平原水库建设和主管网建设。
(三)鼓励农民群众投资投劳。通过“一事一议”等筹资筹劳政策,解决村内工程、管网埋设土方工程投资。
(四)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筹资方式。进一步理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放宽农村供水市场准入条件,积极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组织等供水实体,鼓励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商等社会各界投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鼓励采取组织用水户预购水票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五)组织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开展市直部门与县(市、区)结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