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增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尽快与国际接轨。引导企业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使更多的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三)农业高新技术
  做强各主导产业,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引进、推广力度,推动农业向集约化、标准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龙头企业升级,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质专用小麦占到90%以上,专用玉米达到40%以上,优质肉、蛋、奶、果达到80%以上,经认证的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占农产品总量的3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以上。
  1.重点技术
  (1)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技术
  动植物品种由高产型向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型升级;将优质、专业化新品种作为动植物育种创新的重点,通过育种目标的多元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小麦重点选育优质专用、超高产及耐盐新品种;玉米重点选育早熟、抗病的高产玉米、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等新品种;棉花重点选育抗枯、黄萎病,抗虫和适宜夏播麦套的高产品种及其他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棉花新品种;将植物品种的抗旱节水作为一个重要育种方向。
  (2)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
  肉牛继续以利木赞、西门塔尔、德国黄牛与当地黄牛杂交为主,奶牛以优良品种纯繁为主,通过应用性别控制、胚胎移植等技术繁育优质个体,同时开展黄牛奶改试验;引进和繁育优良品种猪,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生产商品仔猪,积极探索四元配套生产模式,提高商品猪瘦肉率;在蛋鸡上培育体型适中、产蛋多、蛋饲比高的品种,根据德州扒鸡制作工艺,引进一批优质的小肉鸡品种,培育当地的土鸡品种;养羊业继续以引进和繁育小尾寒羊为主;“十一五”末,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3)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畜牧养殖自动化、自然灾害和农作物产量预测预报等方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发展集约化、优质高效农业。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农民信息服务4个重点,继续完善农业经济信息网,开发农业产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政务信息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等四大信息系统,为引导农产品产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准确、及时、系统的信息。构建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创建网上农贸市场,为全市涉农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信息服务。
  (4)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增值技术
  积极开发粮食、果品、蔬菜、花卉、畜产品、水产品的烘干、贮运、保鲜、包装和深度加工新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鲜乳制品、功能性乳制品,食用菌产品保鲜、加工及无菌包装,大豆蛋白、油脂、副产物的深加工等技术;开展肉类加工分级技术与微生物预测预报技术及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冷却肉冷却保鲜技术研究,传统肉食品加工机理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研究,牛羊肉快速成熟及深加工产品开发技术研究。
  (5)设施农业生产及建造关键技术
  重点研究瓜果、蔬菜、花卉工厂化生产技术,开发高效节能的保温、升温、降温设施,自动微喷、滴灌、管灌,高密度立体栽培、无公害栽培及相应的综合农艺技术,实现蔬菜、水果、花卉的周年生产。进行畜、禽、水产品集约化设施养殖技术攻关,开发加温、控温、降温、通风、光控、送料、清粪、消毒、产品储运等配套设备及技术。
  (6)现代农业管理技术制定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进行资源、生产、环境、社会、经济诸方面的定量调查和系统分析,研究建立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的指标体系,确立系统管理模式。
  (7)资源环境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重点抓好生态型高效农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重点项目: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大白菜杂种选育研究、鸭肥肝生产加工、10000吨燉年大豆分离蛋白及相关产品项目、黄牛奶改技术研究与开发、肉牛短期育肥技术项目。
  重点单位:德州市农科院、德州市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山东中澳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齐河县畜牧局、宁津县畜牧局。
  2.重点工作
  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综合技术。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节水灌溉、农田高产栽培、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设施农业综合配套生产、新型肥料和先进施肥技术、农业和生物综合防治、畜禽良种和养殖技术、水产品优良品种引进及高产技术、旅游观光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应用。
  围绕深入开展“抓千区、带万户、促增收”活动,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示范基地,重点在棉花、蔬菜、小麦和奶牛4个品种上,建立10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