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初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开展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教育,营造关爱他人、扶助弱者的良好舆论环境。
3、在公众传播媒介中积极推进“字幕工程”,促进影视节目加配字幕工作;在市电视台开办新闻手语节目;报刊开辟残疾人专栏。积极做好省“奋发文明进步奖”和“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评选推荐工作。
4、积极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扶残助残活动。
(七)残疾人文化与体育工作,丰富、活跃残疾人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和竞技体育,展示残疾人才华
任务指标:
1、倡导、动员社会公共文化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普遍、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2、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挖掘、培养优秀艺术人才。
3、贯彻《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鼓励残疾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质。
4、举办、参加省及更高级别的残疾人体育赛事,提高残疾人竞技运动水平。
主要措施:
1、协调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利用公共资源,向残疾人提供便利服务,为残疾人参与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2、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和街道乡(镇)、社区及村图书阅览室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创造条件开辟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场所。市图书馆建立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3、建立健全市、县(区)残疾人体育管理机制,市级财政加大残疾人体育经费投入,吸收社会资金,利用社会资源,以各种形式组建专、兼结合的残疾人体育训练队,加强青少年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进一步开展残疾人体育新项目。
4、开展残疾人文艺汇演活动,建立残疾人文艺人才和文艺节目信息库。
5、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动员残疾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让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残疾人达到20%以上,不断提高残疾人竞技运动水平。
6、举办好内江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注重发现、挖掘培养、训练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组团参加省第七届残运会,输送人才参加国内外残疾人体育赛事。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信息库。
(八)形成信息化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任务指标:
1、建立健全市、县(区)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