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水稻生产发展的意见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水稻生产发展的意见
(豫农种植〔2007〕39号)


各省辖市及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农业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水稻生产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07〕8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水稻生产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此意见。

  一、加快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

  水稻是我省重要的高产稳产粮食作物。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扩大引黄灌溉,大面积高产开发,一优双高开发、推广应用杂交水稻和优质无公害稻米及产业化开发等措施的实施,水稻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促进我省粮食生产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水稻生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不断加快,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开始起步,制定实施了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稻米质量逐步提高,种植效益不断增加,一大批优质无公害水稻、绿色稻米生产基地相继建成。新乡、濮阳等地的大型稻米批发交易市场开始运行,稻米深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稻米的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卫生品质有了新的提高,全省水稻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发展势头强劲,水稻种植已成为沿黄地区和豫南地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与2000年相比,2006年全省水稻面积904万亩,增加了215万亩,稻谷总产量426.69万吨,增加了108万吨,单产472.1公斤/亩,提高了10公斤,单产比全省粮食平均单产高出30.4%。中籼稻亩纯收益315.5元,粳稻亩纯收益610 元,显著高于其它粮食作物。

  尽管我省水稻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品种选育和繁育工作滞后。沿黄稻区可供选择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优良品种较少,品种更新换代较慢;豫南稻区外引品种较多,生产上品种使用存在多乱杂现象。二是优质稻米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总体推广速度较慢,优质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建设规模较小。三是水稻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统防统治面积较小,与当前快速发展的水稻形势不相适应。四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插秧不到1%,机收面积只有一半左右。五是稻米精深加工能力不高,包装档次较低。今后,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进一步推动水稻生产发展,对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和促进我省粮食生产发展意义重大。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