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育特色文化旅游精品。深度开发李白诗歌文化,不断扩大三国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综合开发好宋代著名词人李之仪文化资源,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精品。以李白诗歌文化为主线,以当涂民歌、民俗和地方戏曲为重点,编排、制作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主题文艺演出精品,定期为来马旅游者演出。
(3)培育特色工业旅游精品。立足马鞍山良好的工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整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旅游线路;开发蒙牛乳业、青啤集团、雨润食品等一批特色工业旅游精品。以工业旅游提高企业知名度,推进产品销售,实现旅游业和工业互动发展。
(4)培育特色农家乐旅游精品。整合提高首批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的运行水平,加强引导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市场推广力度。建设一批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积极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级旅游乡镇,以旅游业的繁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5)培育特色旅游商品。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洪滨丝画、海狮牌系列产品、仿三国青瓷器、采石茶干、黄池食品、采石矶酒业等现有的旅游商品品牌的基础上,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面向市场求新求精,大力开发具有地域性、纪念性、艺术性和礼品性的旅游商品,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网络。扶持建设专业旅游商品市场,通过旅游商品强化马鞍山旅游形象,使旅游商品成为旅游吸引物。
4、旅游环境建设工程
(1)完善城市旅游观光交通网络,开通全市旅游环线交通车。进一步调整我市目前现有的两条旅游专线(即火车站-采石、火车站-濮塘),开通通往青山李白墓、园艺村等景区的公交车,完成重点景区之间直达旅游公交线,方便广大游客和市民出游,解决限制我市散客旅游发展的瓶颈。
(2)加大力度建设环卫设施,实现主要街区和旅游区公厕星级化和残疾人无障碍化。提高客运出租车服务质量,开通旅游医疗救援服务,提高安全水平。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整治河道水系,提升城市夜间景观。建立健全游客投诉、紧急救援等旅游服务机制,筹建旅游咨询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创造条件建立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集散中心的互联和互通。解决长江游轮临时停靠泊位问题,加强长江黄金水道旅游合作。
(3)完善城市中英文标识系统(路标、指示牌和说明牌),提高旅游可进入性。在火车站、汽车站、旅游汽车站、马和轮渡、宁马高速、马芜高速以及城市主干道出入口等设立城市形象和旅游宣传牌。完善通信、银行、医疗卫生、公厕、供水供电等城市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4)积极开展各类旅游创建活动。当涂县创建全省旅游强县;创建2-3个全省优秀旅游乡镇;创建2-3个全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创建3-5个A级景区;创建全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
(二)建设“六大项目”,加大投入,重点推进,把旅游产业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来
1、启动采石旅游片区“三山一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采石风景区南部入口和锁溪河二期工程。
2、加快濮塘风景区开发。建设剑湖综合开发项目和玉泉湖开发项目,启动花山商贸旅游园区开发项目。
3、建设春盛农业生态园、双凤生态植物园、卧龙生态旅游园、园艺生态观光园和佳达生态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4、策划完善节庆广场旅游综合经营项目,确保主要旅游经营项目正常运营。
5、完善接待条件,完成海外海大酒店(五星级)、太阳广场大厦(四星级)、当涂皇冠假日酒店(四星级)和友邦花园酒店(四星级)等高档酒店的主体建设工程。推动盛德轩国际会议中心完成四星挂牌,积极帮助鸿泰国际酒店完善建设并开展申报星级活动。
6、完成市博物馆建设项目,启动市大剧院建设工程,筹建烟敦山遗址公园明清建筑园和中国古床文化园。
(三)举办“十大活动”,突出主题、营造氛围,形成旅游发展年的亮点
1、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年动员大会,并举行2006中东部旅游交易会暨全省旅游行业比拼大会颁奖活动。
2、举办2007马鞍山“和谐城乡游”启动仪式暨当涂园艺村桃花节。
3、举办江心洲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谋划江心洲发展策略。
4、举办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通过举办国际户外铁人三项赛、千人帐篷大会、拜谒诗仙万人转青山、小黄洲荒岛生存体验、诗仙游踪自驾户外之旅等活动,全力打造与中国李白诗歌节相配套的旅游产品。
5、举办旅游行业风采展示,开展“文明旅游、诚信经营”旅游主题活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树立旅游行业形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