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刘忠达同志在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运行分析会上讲话的通知

  四要推进产品创新。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中的旗帜,是企业长期信用的形象展示,企业实力和文化的综合输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外在标志。要切实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和企业品牌品质、品级和品位,培育一批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全国驰名商标,初步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工业产品、名优企业群。要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名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出口名牌发展。要研究制定保护名牌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名牌保护和评价机制。
  第四,要培养人才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与党政人才,作为我国人才的三大主体,这充分说明中央对企业人才的高度重视。对我市而言,企业家更是最稀缺的人才资源。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没有成功的企业;没有“顶天立地”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所谓优秀企业家,至少要具备四种品质和能力:一要有敬业的精神。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成就大业的冲劲、自强不息的狠劲、忘我工作的干劲和干则必成的韧劲,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与企业荣辱与共。二要有战略的眼光。以全球的视野考虑企业的发展,把握大局,把握大势,洞察未来,知微见著,未雨绸缪,多作前瞻性思考,多谋战略性举措,真正做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握企业发展方向。三要有现代的理念。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全新的市场观、发展观、竞争观,真正学会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四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敢于大胆批判自我,大胆改革惯例,大胆触及新领域、新问题、新空间,以持续不断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不仅要有一个优秀的带头人,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之间拼实力、拼产品、拼技术、拼市场,说到底其本质就是拼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谁拥有人才,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没有人才的支撑,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新一轮争夺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进驻国内的跨国公司采用高薪和本土化政策“挖”去了大批国内人才,国内大企业也以其雄厚的实力和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对此,我们徐州的企业绝不能视而不见,一定要把人才资源看成企业的第一资源,把人才队伍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紧培养一支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掌握法律法规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战略和具体措施,对特殊人才,要打破常规,不惜代价;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重奖重酬,给名给位;实行培育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迈出重大步伐,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