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的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汛期(5-10月)暴雨和单点暴雨发生频繁,高强度的降雨过程是激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诱发因素。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增加,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活动和危害。
(三)我州历年重大地质灾害危害情况
1. 1969年盈江县南怀河泥石流灾害。
1969年8月1日凌晨2时,盈江县弄璋南怀河发生特大型泥石流,吞没99人、重伤93人、轻伤74人,卷走、毁坏村寨4个,直接经济损失按当时不变价计算达400多万元。
1969年8月1日凌晨2时,陇川户撒朗光三叉河的泥石流灾害死亡54人、受伤100多人,并在下游形成一个面积达2平方公里的堆积扇,淤埋大片农田和村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2000年盈江县汇流河电站滑坡灾害。
2000年8月13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盈江县汇流河电站厂房发生重大级滑坡泥石流,冲毁四层办公楼一幢,致使16人死亡、失踪2人、27人受伤。
3. 2004年“7·5”、“7·20”特大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
“7·5”、“7·20”特大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是建国以来德宏州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据统计,“7·5”、“7·20”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致全州5个县市共有44个乡镇、192个村委会、4个国营农场、53378户受灾。受灾人口250883人,成灾人口154763人,因灾死亡35人,失踪66人,受伤1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794万元(不含16座水电站损失14800万元)。
“7·5”、“7·20”灾害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降雨、洪水、泥石流时空分布集中,多灾并发,来势凶猛,强度大,损失重;二是人员伤亡惨重,失踪人员较多;三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四是民房倒塌数量多而且分布面广;五是以粮蔗为主的农田受灾面较大,受损程度特别严重。
(四)2006年地质灾害简况
2006年,主汛期除瑞丽市降雨量正常外,梁河、盈江、陇川和潞西降雨量都较往年偏少,属地质灾害灾情较轻的一年,到目前为止全州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26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7.4万元,由于防范措施得当,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
二、2007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2007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