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体育强县、强镇为契机,按照创强标准加强农村,特别是村级体育设施的建设。以基层文体俱乐部建设为平台,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文体组织和阵地建设,鼓励乡村之间以协会、老年体协、村俱乐部为参赛团队开展主客场异地、俱乐部联赛活动。实施扶持贫困村计划,每年扶持建设3000个新农村小康体育村,推动农村落后地区体育设施建设。围绕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活动月,继续精心组织好全民健身片区联动活动,并向镇级延伸。继续积极开展送健身器材下乡、送体质监测下乡、送体育培训下乡活动,使更多群众共享全民健身的快乐。
六、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按照我省根据国家《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制定的《浙江省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由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2007年底前,按照1500人作为1个中心村,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试点市的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超过70%,台州市基本达到全覆盖。试点市实现“2131”目标超过90%,力争实现100%。其他非试点市也相继组建数字电影放映队,实行数字、胶片放映双轨制,同时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达到20%,“2131”目标实现率达到60%-70%。2008-2010年,全省11个市的数字放映覆盖率按照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底,试点市达到数字放映全覆盖,非试点市的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应达到50%。全省各市、县(市、区)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2131”目标,农村电影年放映场次超过27万场。
七、实施送戏送书工程
(一)送戏工程
根据“三贴近”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农民喜欢的文艺节目资源下农村。在省统筹指导下,市、县(市、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或者业余文艺团队,下乡镇、行政村举行公益性的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表演车和文艺小分队的形式,深入到文化薄弱乡镇演出,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省各级文化单位、有关部门(单位)组织专业或者业余文艺团队下农村举行公共文化服务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每年10000场以上。县级组织的下农村演出,应实现每年每个乡镇不少于6场,即每个乡镇两个月看一场演出。要争取每年下乡镇演出覆盖面达到100%以上,受益行政村达到50%以上。切实解决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