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落实《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完善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及时、准确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和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搜集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基础状况信息,建立全市危险因素数据库,组织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预警模型建设。
加强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的需求说明,为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支持决策、快速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创造条件。
六、健全部门沟通协作渠道,完善部门间和地区间联防联控机制
进一步加强与农林渔业、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互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共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按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与港澳地区和周边城市沟通协作,协调有序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七、加强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全民自救互救预防疾病的能力
在充分使用传统平面媒体宣传卫生应急知识时,要开展媒体应用研究,探索利用网络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声讯视频信息宣传卫生应急知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提高全民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组织编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小册子,增强全社会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与教育机构沟通合作,在教学中增加应急处置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卫生应急部门与新闻媒体的良好关系。加强媒体需求研究,宣传卫生应急知识和预防控制措施,正面引导媒体报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灾难实情,防止谣言传播,维护社会稳定。
八、突出卫生应急工作重点,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强化卫生应急规范管理,重点抓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同时,做好救灾防病和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核和辐射损伤等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处置机制,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的排查,切实提高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应对能力,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