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完成日常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一)加强医疗服务和采供血监督执法工作
完成全市医疗机构的本底调查工作,建立完整的医疗卫生机构档案。
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监督执法力度,通过实行医疗机构违法行为记分制、医疗机构违法行为通报公示制、医疗机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约谈制、卫生监督执法巡查制等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执法的长效机制。
开展医疗机构“三规范”工作,即规范医疗机构的名称,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项目,规范医疗机构的人员执业行为,树立一批“三规范”的样板医疗机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送法到医院”的大型宣传活动,强化依法行医意识,建立良好的医疗市场秩序。
加大对医疗机构违法广告的查处力度,发现一家,查处一家。
继续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临床用血安全的监督,严厉查处在采供血活动和用血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加强对社会医疗机构价格公示的监督工作。
加强对社会医疗机构医疗档案保管的监督。
(二)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继续按计划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在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和已完成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业中积极探索长效及动态管理的新模式和新内容。
继续做好市人大食品安全议案工作。按照市人大食品安全议案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消费环节整治9项工作任务要求,以强化餐饮业、集体食堂原料进货索证制度为重点,建立全市餐饮业、集体食堂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印制并按指定位置悬挂。
探索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继续实施量化分级动态管理,提高A级食堂比例,促进B、C级食堂升级,基本实现无D级学校食堂。继续落实《学校食堂食物中毒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在A级食堂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加强对校长和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进一步落实《食品卫生许可管理办法》和《广东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规范许可程序、条件、许可项目和许可证编号。
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监督抽检制度和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及时公告食品安全信息。
(三)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