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
(攀府发〔2006〕1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不断融合,体育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体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新的极具潜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长点。为加快全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根据《
体育法》和《四川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及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体育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体育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关联度,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地带动制造、旅游、餐饮、建筑、交通、通讯、广告、会展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的发展,拓宽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增强相关行业的发展活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体育产业也在蓬勃兴起,我市的体育产业已远远落后于其它产业的发展,但已初步显露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产业的发展既是产业结构不断变迁的结果,又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体育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扩大社会就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发展体育产业是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促进体育事业社会化、产业化,成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体育部门围绕开拓体育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有力地支持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社会上各类体育产业实体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资源,增强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为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体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