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0件实事责任分解方案
一、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完成农村通自然村湾水泥路2000公里。
责任单位:市交委、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洪山区和远城区人民。
(二)解决农村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9万亩重点易旱地区水源问题。
责任单位:市水务、财政、物价、农业、卫生局,市法制办,市发展委,洪山区和远城区人民政府。
(三)为全市2087个行政村各放映4场电影;为农民组织文艺演0场。
责任单位:市文化局,洪山区和远城区人民政府。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完成40家乡镇卫生00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洪山区和远城区人民政府。
二、关心困难老年人养老生活
(一)为中心城区95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80周岁以上、独居且困难的空巢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有严重功能性障残疾老人,每人每年购买365小时的养老护理服务。
责任单位:市老龄委,市劳动社保、民政局,市残联,各中心城区政府。
(二)对远城区95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80周岁以上、独居且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有严重功能性障碍的残疾老人,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养老护理服务津贴。
责任单位:市老龄委,市民政局,市残联,远城区人民政府。
三、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推动19所博物馆(纪念馆)、150所中小学校计算机室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安排80所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社会开放。
责任单位:市文化、教育、体育、财政局。
(二)在中小学校新增30个标准化食堂和60家放心超市。
责任单位:市教育、商业、卫生局。
(三)对1100名盲、聋哑、弱智儿童和750人次工读少年实行“两免一补”。
责任单位:市教育、财政局,市残联,市综治办。
(四)组织200场儿童剧目进校园、进社区。利用节假日组织6000项社区青少年活动,并开展青少年视力筛选服务。
责任单位:团市委,市青教办,市教育、民政局,各区对应单位。
(五)加强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城管、公安、教育局,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出口加工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各区人民政府。
四、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