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3、对持《再就业优惠证》、2006年底前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再就业确有困难且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大龄特困人员,给予社会保险援助,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逐年为其缴纳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费至法定退休年龄。

  4、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宣传工作,采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上门或举办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援助活动,扎实推进“一帮一”就业援助行动。

  (七)完善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工作需要,将促进就业再就业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就业再就业资金主要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及贴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运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派遣奖励扶持等。失地无业农民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所需资金,从当地政府土地收益和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中统筹解决。各级财政应根据工作需要结合财力可能,合理安排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和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等经费,中央、省、市财政安排的就业再就业资金的分配下拨,要与各县、区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筹集使用情况、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及工作绩效等挂钩。要切实加强对就业再就业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检查,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加强就业管理工作

  (一)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规定。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在制定涉及全局的经济社会政策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在注重提高竞争力的同时,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及时分析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立足于发展经济和促进充分就业,把就业问题与经济结构和城乡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协调推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社会各方面开发劳动密集型服务项目和生产经营项目;在挖掘一、二产业就业潜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扶持劳动者从事社区、物业、旅游、信息等新兴服务产业;在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的同时,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在扩大国有、集体企业就业门路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国有、集体、合资、独资、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就业制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劳动者,鼓励劳动者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逐步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渠道;在提高城市吸纳安置劳动力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和扶持小城镇发展,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城市新增劳动力新的增长点;在立足本地开发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我市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劳动力向市内外其他地区转移,向国外转移,实现劳动者异地就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