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蚌埠市政府印发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2.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民、农村科技意识普遍增强,新品种、新农艺、新技术得到一定的普及应用,农村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正在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队伍正在形成。
  --一批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推动了4个星火密集区和7个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进度,示范园区成效的显现带动了周边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主要病虫害及重大疫病防治技术、转基因抗虫棉、脱毒山芋引种实验示范等一批农业科技的研发成功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及“星火网”的开通,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加快了成果转化速度。
  --实施“种子工程”。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稻、麦、棉、玉米、山芋、花生、瓜菜等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化。
  --实施“畜牧进位工程”和“富民工程”。重点推广畜禽良种改良、疫病防治和非常规饲料利用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饲养量和出栏率,稻田生态养殖面积达到4413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发展促进了农机装备优化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我市农机总动力居全省第五位,农用拖拉机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7.4%。
  --水利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广投入少、见效快的水稻调控灌溉技术,土壤墒情预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促进了节本增效。
  --加大科技兴林力度。调整了林业结构,引进推广优良树种,狠抓六大林果基地建设,攻克了一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高接换头技术,提高了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3.社会发展
  一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等常见、重大疾病研究成果的应用,提高了我市疾病防治水平;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天气预报上的应用,地震预测设备的研制成功,环境科研成果广泛应用,大大增强了我市防灾、抗灾、环境保护能力;各类科普、学术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市人民的整体素质;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全市共申请各类专利625项,较“九五”期间增长52.8%。
  (二)存在问题
  回顾“十五”,我市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市的科技工作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少,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较低,一些关键技术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方面。
  1.科技创新环境有待继续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刚起步,科技风险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担保业还未启动;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建设还需大力推进。
  2.创新能力不强。虽然我市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但由于技术力量较弱、科研实验设施落后和不全等原因,总体上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缓慢。我市设有技术市场、科技文献情报、科技文献翻译、专利咨询服务、技术开发中心、科技中试基地等较为齐全的科技中介、咨询、孵化机构,但各机构基础条件差,技术力量弱、规模小且力量分散,总体服务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创新创业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