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起政府组织协调、金融部门支持,以国有担保机构、民营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配套协作以及企业诚信的信用担保体系,为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建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协调发展的融资担保体系。重点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贷款担保体制,提高担保资金使用效果,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力争在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提升我市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支持国有担保公司吸收民间资金增资扩股或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注入资本金,进一步增大担保额度。鼓励社会资金组建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包括民间互助担保公司、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制担保公司,分散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鼓励我市各类担保机构加入四川担保协会和全省中小企业担保联盟,逐步实现省、市和区县联保,形成合力,为中小企业争取更大的融资额度。加快运行机制创新,加强监管,规范行为,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融资担保引发的财政、金融风险;为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咨询、辅导和保荐。
(三)科技教育体系。搭建科技教育服务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制订和实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计划,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专院校、社会中介机构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技术创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咨询服务实体,加快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市场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所合作,建立合作研究和开发网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产学研结合体和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技术研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生产工艺,走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之路,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选择部分关联性强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提供专项技术服务,逐步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难的问题。
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巩固和扶持现有各级培训机构,建立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为企业培养各类人才。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工校、职业教育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企业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结合国家对中小企业实施的“银河” 培训工程,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积极推进以企业家为核心、以技术工人为主体的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对各类培训给予适当的补贴和资助。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