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强劳动保障仲裁实体化建设和机构的效能建设,努力提升劳动仲裁机构的社会公信度。注重劳动争议预防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处理网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基层机构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强和规范调解行为,及时化解各种劳动纠纷。继续围绕农民工权益保护这个重点,进一步利用日常监察、年度书面审查、企业劳动保障信用建设和监察年度评价等工作平台,将劳动保障执法工作重点向非公有制经济以及相对弱势的农村和外来劳动力转移。要积极发挥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既要依法行使劳动保障行政职能,更要依靠建委、经委、工会等部门和基层劳动保障组织开展工作。要抓住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要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规监察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模式,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劳动保障纠纷和矛盾。
五、以规范管理运作为抓手,加强社保基金、再就业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一)加强各级经办机构的内部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和再就业资金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基金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认真做好社会保险基金核算工作,加强社会保险稽核。要按照劳动保障部的要求,积极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业务操作,不发生越级犯规的事件。
(二)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保和就业经办机构的监督,积极配合审计和财政部门,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要自觉接受各级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认真听取他们对基金使用管理的意见。要扩大对内控制度的检查范围,增加检查险种和专项资金,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加快推进适应社会化服务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
(一)以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网络的系统效能
按照国家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强化数据中心和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全面完成金保工程建设计划。在已建成的统征系统和中央数据库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完成基金监督、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仲裁、劳动监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其他劳动保障业务管理系统;着重突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门户网站建设。努力实现相关业务的网上申报与审批,尽可能地提供便民服务。深化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