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继续抓好以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重点的基层机构建设,基层机构建设切实做到“六到位”。加快推进基层机构信息联网向村级延伸工作。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基层机构劳保协管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劳动保障基础性工作顺利开展。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完成全年农村劳动力转岗转业目标。全面推进被征地人员的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服务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建设上有新突破
  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金和再就业资金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为公众服务功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市场信息的交流和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服务,落实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各项扶持措施,增强就业稳定性,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就业和社会保障有机联动,管理服务和维护权益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失业人员的换证工作,制订出台《宁波市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及时掌握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新增就业人员10.5万人,帮助5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以高技能人才培养、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技能素质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突破
  强化对高技能人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联动,研究出台人才奖励政策,完善人才培训补助政策,形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准入、评价、工资、奖励为一体的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规范并激励劳动者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我市技能人才缺乏的现状,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要充分利用整合后的培训资源开展高技能培训工作,做强做实劳动保障部门的培训基地,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提升我市劳动力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细化考核指标,组织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基地评选活动,通过评优带动培训基地改革教育模式,使培训教育更好地体现提高高技能素质和促进就业的服务功能。
  (二)以推进农民工素质培训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城乡劳动力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网络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覆盖被征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劳动者于一体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实施网络。要启动落实农民工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用人单位需求的熟练工人。要完善被征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扶持政策,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导向作用,提高培训实效性。加强对城乡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检查和督导,组织召开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现场会,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基地评优活动和“品牌(特色)培训项目”创建活动,提高培训的技术含量和实效性。
  (三)加强社会化职业培训和技工学校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