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植壮大海洋优势产业
(一)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建设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加快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努力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加快国家级、省级良种体系建设,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培植全国重要的水产苗种基地。坚持优势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种相结合,建设一批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优势水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壮大远洋捕捞加工船队,鼓励企业到海外发展海水养殖产业,集中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大的远洋渔业龙头企业,增强我省海洋渔业整体竞争实力。
(二)加快发展海洋石油与化学工业。加强对油气和盐卤等资源的勘探、开发与深度加工利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托淄博、青岛、潍坊、东营等市的骨干石化企业,积极开发油气资源产品,形成从炼油到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的产业链条和优势产品系列。以莱州湾、黄河三角洲为中心,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盐化工业。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提升离子膜烧碱比重和纯碱产品竞争力,重点发展溴、镁、钾及其系列产品,以产品优势提升产业优势。
(三)培育壮大船舶工业。优化船舶产业规划布局,依托半岛制造业基地,积极承接日韩等国船舶修造业转移,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修造船项目建设,重点建设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大修造船基地。坚持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努力提高独立设计、独立制造现代化船舶的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和船舶零部件制造业,重点发展大型集装箱船、散货船和油船三大主力船型,支持发展游艇、远洋捕捞船等优势产品。大力延伸船舶制造业的产业链条,搞好产业协作配套。
(四)突出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生物材料、保健食品、新型蛋白源等海洋生物制品和水产新品种。抓好利用风能、潮汐 能等海洋能源发电项目。开发推广海水淡化及直接利用技术,依托大型电厂集中实施一批海水淡化项目,开展居民生活、工业、市政等领域直接利用海水试点工作,尽快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规模。着力抓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壮大一批海洋高技术企业,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素质和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