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为重点,规范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经营行为。
国家目前主要采取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食品生产者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生产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食品的生产。豆制品已列入食品市场准入的产品目录,这无疑对豆制品行业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监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好豆制品的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对于获证企业,既要加强宣传又要加强后续监管,通过对企业的巡查、回访、生产许可证年审、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召回等手段,确保企业具备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全面落实“既要便民、又要管好”的监管原则,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和要求,规范和引导豆制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改造。在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人员健康、产品检验和产品包装等方面逐步满足基本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引导他们走上守法经营、清洁生产的道路,建立必备的、操作性强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方法,严格按照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生产,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使我市有更多的豆制品生产企业符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从而使我市的豆制品生产加工业的整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豆制品质量安全有可靠的保障。
(六)实施标准战略和名牌战略,建立八公山豆制品标准体系,提升产业层次。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标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作为豆腐的发源地和著名的“八公山豆腐”品牌拥有者,依托深厚的豆腐文化和优秀的传统工艺,生产企业要在质监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制订完善的标准体系,全面提高标准的实施意识,严格按照《腐竹》、《腐乳》、《豆腐干》和《水豆腐生产技术规范》四项淮南地方标准组织生产。用标准提升豆腐产业水平,促进“八公山豆腐”生产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以名牌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强力推进豆腐产业的发展。在适当时候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八公山品牌。
(七)实施以龙头企业带动园区化、品牌化发展战略。
大力扶植和培育规模化的豆制品品牌龙头企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豆制品加工行业正在由相对落后的手工作坊模式逐渐向产业化、工业化方向迈进,没有规模化的骨干豆制品企业,必然造成大量小企业和小作坊的滋生,要整治好豆制品市场,首先要培育当地的骨干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从资金、土地、政策、技术支撑上对品牌龙头企业的建设给予适当扶持,让品牌龙头企业合格的豆制品占据市场主流。要采取适当措施,加强规范管理,引导豆制品小企业、小作坊走上守法经营、清洁生产的道路,对现有小作坊采取集中生产的方式,把分散和独立经营的小家小户组织起来,建设豆制品生产园区,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检测产品,统一品牌销售,逐步实现生产机械化、产品包装化、产销冷链化的目标,这样既能让这些小企业、小作坊从暗处走向明处,消灭“盲区”,纳入管理范畴,又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灵活经营特点,规范地走进市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走出一条以龙头企业带动园区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