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19、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以新区建设为重点,以房地产开发为突破口,以技术标准、政策法规为手段,进一步巩固“禁实”成果,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建筑墙材;通过典型示范、积极引导,推进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公共建筑为试点,逐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要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把规划审查关,采取过硬措施,力争在“十一五”末期,全市建筑节能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突出建设重点,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
  20、城市文化建设。挖掘城市内涵,培育城市文化,着力打造青藏高原历史文化名城。要通过对城市历史文脉、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充分挖掘自然与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延续西宁历史文化,增加城市文化氛围和历史厚重感。以建设文化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科技文化设施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力争在“十一五”末,完成香水园明城墙保护、古城北门恢复、山陕会馆等一批历史文化工程和科技馆、高原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
  21、城市绿化建设。以建设生态型高原山水城市为目标,围绕南北两山和三川一水做“山水文章”。在继续抓好大南山风景区规划建设的同时,要以实施总体规划中东、西、南、北四片城区永久性隔离绿带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绿化水平,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尽快形成以河道、通道绿化为骨架、隔离绿地为重点、山体绿化为屏障的全方位绿化格局。力争在“十一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绿地率达到33%。
  22、城市水系建设。按照经济区域和流域水系,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抓紧编制西宁地区水系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城区内东郊湿地、西川湿地、南川湿地、北川湿地建设。做好市区内河道重点保护段46公里的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城市小气候。力争在“十一五”末期,累计建成人工水面150万平方米,人均水面面积达到2平方米。
  23、城市交通建设。以实现“内联外接、节点畅通”为目标,加快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形成和完善“四横十一纵一环”的城市交通网络。围绕园区建设和成片危旧房改造,加快城市主干道建设。继续抓好城区小街小巷道路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城区道路网络。以新区为重点,抓好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建设。积极引入先进交通管理技术和理念,完善和建立交通指挥、控制与监视系统,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24、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促进城区建设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市区内集中连片危旧房区域,特别是城东区及北山地区基础配套设施投资力度,提升片区开发改造价值,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调动开发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