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4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加大经费投入,组织开展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开展盲人计算机和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培训,为盲人就业创造机会;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参加第二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特殊教育学校试行劳动预备制。
  5规范发展盲人按摩行业。各级残联对盲人按摩履行行业管理职能,规范盲人按摩市场;开展盲人保健按摩师技能鉴定和医疗按摩人员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大力培训、培养盲人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人员;鼓励、扶持盲人按摩人员个体从业,对超比例安置盲人从事按摩的医疗单位给予补贴;对盲人按摩院(所)在核发执照和税收上,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优先、优惠。
  6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切实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拓展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措施,推动城镇专项补助、农村统筹扶助等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残疾人“低保”和“供养”工作。把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实行供养,保障其基本生活。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生活保障水平,对城乡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实施重点救助。
  7贯彻医疗保障政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切实采取措施,帮助城镇贫困残疾职工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医疗救助。
  8确保残疾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动员、组织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帮助解决无业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和养老问题。确保残疾职工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待遇。
  (四)康复工作。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提高康复服务能力,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开展残疾预防。到2010年,为6万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15万例、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900名;对1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培训200名低视力儿童家长;为贫困残疾人装配普及型假肢220例;对300名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300名聋儿家长进行培训;对300名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对200名智力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对600名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对1.33万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综合防治;为1400名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组织供应各类辅助器具1万件,其中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2000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