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技术指南》、《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编写参考提纲》和《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机构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九)资源储量核销分正常核销与非正常核销

  矿山开采属正常、非正常损失资源储量的界限和对其进行核销,按《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矿山保安矿柱、盐矿采区间的矿柱、矿山工业广场,建筑和民居等压覆的资源储量,不应在年度的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中核销,这部分资源储量应留在矿山(或矿段)闭坑时处理。

五、质量措施


  1、地质测量机构对矿山形成的原始资料应及时进行整理与综合研究,对自己形成的原始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野外资料必须由作者进行100%的自检,再进行100%互检,项目负责人检查100%。

  3、报告及综合图表必须经项目组统一审查后,交由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后方可复制送审和送交委托人。

  附件3:
江西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一、报告封面、扉页

  (一)报告封面

  报告名称:江西省××县(市、区)××矿区(井田)××矿山××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

  报告提交单位:矿山企业或采矿权人

  (二)报告扉页

  报告提交单位:

  单位法人:

  报告编写单位:

  单位法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报告提交日期:

  (二)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件目录。

  二、报告正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次检测工作任务与目的

  说明测量对象、范围、依据与任务要求、目的。

  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况

  简要说明:矿区位置,原勘查矿区范围、坐标及面积;矿山矿界范围(采矿许可证标定的范围)、坐标、面积、深度;本次检测范围、坐标、标高(水平)、面积;上述三者之间在平面及剖面上的套合关系;矿区地形地貌与交通条件等。

  第二章 地质勘查与采矿

  第一节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评述

  简述本次检测前矿区的历次地质勘查工作情况(或资源储量核实)及提交的成果、资源储量批准评审备案(认定)机关、审批文号、批准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

  第二节 矿产开采现状

  以往设置的矿山企业名称(或采矿权人),矿山开采设计单位、采选设计规模、建成投产时间、实际达产(采选)能力、开采对象、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选矿工艺。

  资源储量利用与保护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矿石贫化率、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回收利用情况等)。

  矿山现有人员及结构,近年采选实际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产量,采选成本,矿产品销售价格,企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及评价、企业发展前景等。

  第三节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

  重点叙述矿床开采后开采技术条件现状及发生的变化情况,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矿还应增加瓦斯地质、煤的自燃性和煤尘爆炸危险性等,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第四节 本次工作评述

  本次测量工作的起止时间,采用的工作方法,投入与完成的各项工作量,工作质量(工程测量质量、工程测量精度、采样与化验分析内、外检情况及质量合格与误差情况等),应用前人(勘查和探矿生产)资料情况,本次检测取得主要成果、各类资源储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第三章 矿床地质

  第一节 矿区地质概况

  简述矿区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矿区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概况。

  第二节 矿床地质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形态、产状、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及新的认识等。

  第三节 矿体(层)特征

  分述矿体(层)的空间位置、形态、规模、产状、厚度、 矿石化学成分与质量、矿石类型、品位、品级、矿体围岩和夹石、选冶加工技术性能等。

  第四节 探采对比

  根据矿区开拓工程和采区揭露的变化情况,与最新审批(认定或备案)的合规性报告资料进行对比。其内容包括地质构造、矿体、矿石、开采技术条件,原勘查工作的技术方法手段选择、勘查工程间距的合理性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