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解任务,建立档案。有关项目实施县区要根据各自的任务,按照整乡推进、相对集中的要求,认真搞好规划。要切实尊重群众意见,充分调查摸底,分品种落实种植面积,把任务落实到乡、到村、到户、到地块。认真组织填写供种清册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项目补贴供种卡”,并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底数清、面积准、任务明、责任到位,对不种植小麦的村、户坚决不能纳入项目区。按照项目县区有良种推广补贴示范图,乡镇有任务分解表,村有供种登记册,户有明白卡的要求,逐级建立良种补贴项目明细档案。
(四)公开招标,确定供种单位。根据《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供种企业招标和供种实施暂行办法》,本着公正、公开、公平,保证种子质量和配套服务,保证成本较低和质量效益的原则,市农业局成立招标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科学制定招标文件,组织专家评审,面向全省公开招标供种企业,并将中标的供种企业名单报省农业厅、财政厅备案。项目实施县区与中标供种企业要签订具体的供种合同,合同要明确品种名称、数量、质量、中标价格、供种价格、供种时间、供种方式、供种地点、技术服务、违约处罚等内容,招标人要及时向供种企业提供清册。中标企业要邀请省级指定的种子质量检测机构(漯河市农业局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对所供种子进行检验,供种受检率要达到100%。
(五)统一供种,确保质量。县区农业、财政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区乡镇领导和村两委干部的支持和帮助,建立供种台帐,完善供种清册,组织群众及时购种。供种清册要明确户主姓名、供种面积、品种名称、数量、价格、供种时间等内容。供种企业要依照合同要求和供种清册,根据合同规定价格,将种子按时、保质、保量送到指定地点,确保供种到位。供种企业要足量供应中标品种,不得让未中标企业参与分包供种。供种企业在对项目区进行供种时,要依照品种多样化的原则,在市里确定的主推品种范围内,尽可能扩大供应品种数量,满足群众不同的需求。供应种子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标签,种子质量必须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粮食作物种子--谷物类)。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努力提高项目区种子包衣率。凡承诺供应包衣种子的,不得以供药代替。市植保站划定的项目区内发生全蚀病的田块所供种子必须用“施乐施”农药进行包衣供种,我市辖区内所有种子生产企业安排的种子繁育基地,必须用“施乐施”拌种,否则,种子管理部门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植保部门不予发放种子检疫证。种子企业在供种的同时向农户发放配套栽培技术明白卡,不能以种子标签代替明白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