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集团的科技开发和科技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起草国家标准3项,发表学术论文38篇,开发了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形成了5个冷却肉产业化研究及开发应用基地,企业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直接经济效益达10亿元以上;通过实施“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猪肉加工流通安全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建立了冷却肉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微生物控制体系和安全检测监控体系,推广应用了一整套猪肉加工安全生产运作模式,建立了6家安全生猪屠宰基地,建立了HACCP质量控制体系,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有两项技术成果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制订国家标准4项、企业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促进了食品安全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
3.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
“十五”期间,全市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43项;登记技术合同120份,成交额25250万元;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72件和492件,年均增长近20%;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和“猪肉加工流通安全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中,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0项,其中省部级奖励2项。
4.加强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基础条件逐步完善
推进了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双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企业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
5.大力推进各项科技事业的发展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引进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160名,副高以上高级技术人员31人。双汇集团张春晖博士承担的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肉制品发酵生物资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民营科技不断发展壮大。我市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十五末,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170多家,企业总产值近7亿元,从业人数1.5万人,利税1亿多元。
科学普及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坚持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学普及,连续举办了五届科技活动周,组织开展了10次科普宣传月活动,组织实施了50项科学技术传播工程,建立了10个科普示范基地和38个科普示范乡镇,组织开展了18次较大规模的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开展了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科普进企业、科普进村户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十五”期间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力的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市的科技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各级领导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主导产业单一,技术层次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制约作用加剧等。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把“科技兴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型漯河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