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印发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主要工作意见的通知

  在组织开展工作中,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各社团组织围绕中心,履职尽责,也为我局较好地完成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任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2007年工作意见
  2007年,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奋进之年,围绕市委工作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7年经济工作指标和重大项目安排,我们制定我市建设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计划为:重点建设项目安排88 项(110 个),总投资约15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0亿元,比2006 年增加411 亿元,同比增长165.06 %,其中保障性住房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不含地价),安置房计划完成投资60亿元;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投资260亿元,比2006年增加60亿元,同比增长30%;建筑业产值年度计划350亿元,比2006 年增加70亿元,同比增长25%。
  为实现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850亿元(争取1000亿元)的总目标和上述建设经济指标,促进我市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努力发挥经济特区“带头带动、示范表率、促进引领、桥梁纽带”作用,2007年我局要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通过实施七大工程,即“住房保障工程、项目带动工程、建筑规范工程、新村建设工程、服务创新工程、城管提升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落实完成年度经济计划指标和建设管理工作任务,以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一)住房保障工程,就是要精心谋划、统筹安排,抓紧抓好社会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调控,引导促进,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
  目前,我市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的15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分别是:高林居住区、杏北新城锦园居住区、翔安东方新城、万景公寓、观音山公寓、五缘公寓、古楼公寓、湖边花园、湖滨中路公交场站保障性住房、集美东岸滨水小区、虎仔山庄、杏林华铃花园、同安城北小区、沧林花园、海沧海新花园。这15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44万平方米,住宅约4.1万套,建设投资约96亿元,含基准地价的总投资约为123亿元。其中,续建的7个项目总用地面积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住宅23000套,建设投资52亿元,总投资71亿元;新建的8个项目总用地面积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住宅约1.8万套,建设投资44亿元,总投资52亿元。
  2007年计划开工住宅约3.4万套;竣工4270套。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不含地价28亿元)。
  2、安置房建设管理
  2007年我市安置房计划新开工40个项目,建筑面积约254万平方米,住宅24018套;在建项目建筑面积达到546万平方米,住宅48817套;竣工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住宅18677套。计划完成投资60亿元。
  为此,我们要制定详细的建设进度计划、投资计划。做好建设资金筹划及相关融资工作,既要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又要降低资金成本。扎实做好各项目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建设手续等前期工作,以超常规、不违规的要求,确保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项目在2007年上半年陆续动工建设。全力抓质量、抓进度、保安全。严格按照市纪委《关于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若干纪律规定(试行)》,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准的第一期2万套保障性商品住房数量,严格认真做好年度配售工作,加强监督,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加强协调,落实安置房计划管理和监督,确保已批建项目按计划完成投资、建设,确保安置房源的配售管理落到实处,早日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3、商品房开发建设管理
  充分利用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的平台,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实施全方位的促进服务,帮助房地产企业解决开发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强化市场调研,抓好房地产项目建设投资的促进工作,重点做好岛外项目开工建设的服务和岛内项目建设的引导工作。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发出品质与价格相对称的商品房,在岛内主要引导项目扩大精装修房建设试点,提高一次装修到位商品房建设的比例,在岛外主要促进项目上规模开发建设。推动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继续推进海沧、集美、同安、翔安新城区建设,做好中华、厦港、营平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扩大普通商品房供给。
  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系统,及时发布全市房地产供应结构信息,便于开发商自行完善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满足社会对各种住房结构的不同需求,合理调整房地产上市供应期,把各种档次的房地产项目合理组合上市,避免高档楼盘短期集中上市,造成房价飙升而引起的市民恐慌性购房。扩大规范住宅区物业管理试点项目的范围,整治住宅区停车秩序。加大住宅区禁商的整治力度,营造住宅区的和谐氛围。促进商品写字楼宇经济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建筑科技,推进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