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继续办好“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市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参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举一反三,建立有效预防的长效机制。各区县政府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开办《行风热线》节目,架起与群众沟通、交流、联系的桥梁,听取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本地区政风行风建设。
3.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各区县、各部门和行业要按照市纠风办《关于组织开展2006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意见》(自纠办〔2006〕1号)的要求,坚持按照地方主导、部门和行业积极参与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大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解决一些基层站所工作人员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等突出问题。2006年,市级重点抓好民政、房管、医保中心系统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各区县要选择2-3个重点部门、行业、社区或乡镇组织开展政风行风重点评议;对2005年已开展重点评议的人事、工商、环保系统组织政风行风“回评”,并督促、指导2006年被省纠风办确定为政风行风重点评议的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工作。
此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经济发展环境的监督检查,做好企业减负工作;强化治理党政部门报刊过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报刊的工作,坚决纠正以任何形式搞摊派或变相摊派报刊发行的行为;继续巩固治理行政机关“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工作成果,防止“新三乱”反弹;做好信访交办件和纠风案件的查处以及组织对党政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状况的测评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正确把握纠风工作的定位。纠风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保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诉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2006年,各级政府要将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中纪委、省纪委对纠风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决纠正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把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原则、目标、要求贯穿于纠风工作始终。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抓好纠风工作的责任。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要强化责任意识,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政府系统廉政工作的重点,切实担负起对纠风工作的领导责任,主要领导对纠风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对管辖范围内的纠风工作负直接责任。各牵头部门和协办部门要按照市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分工和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安排,制定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参与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抓好工作落实。各区县纠风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努力推动有关部门落实纠风工作,确保实现专项治理预定目标。
(三)突出纠风重点,集中精力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将“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作为2006年纠风工作的重点,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