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公布广东省第二十八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的通知

  产量表现:2005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干荚果261.12公斤,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7.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亩产仁为173.25公斤,比对照种增产7.3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春季复试,亩产干荚果254.56公斤,比对照种增产4.51%,增产达显著水平;亩产仁为176.5公斤,比对照种增产4.94%,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如作鲜食果栽培要求地膜覆盖,并可比常规栽培提早10~15天播种;春植亩播种1.9~2.0万粒,秋植2.1~2.2万粒(均为双粒播)为宜。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仲恺花2号为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全生育期与汕油523相当。产量高。含油率为49.7%~51.4%,蛋白质含量为25.82%~26.31%。中抗青枯病。田间表现中抗叶斑病,高抗锈病。抗倒性、耐旱性强,耐涝性中等。适宜广东省各地水旱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14.广薯79

 
 审定编号:粤审薯2007001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薯69/B63等10个父本群体
  特征特性:萌芽性中等,株型半直立,中长蔓,中等分枝,顶叶绿带紫边,叶形心齿形,叶脉、茎绿色,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中等,薯形下膨,薯皮黄色,薯肉桔红色,薯身光滑、美观,薯块大小均匀,耐贮性较好。平均干物率28.11%,食味76.8分,淀粉率17.29%,胡萝卜素含量12.82毫克/100克鲜薯。中抗薯瘟病。
  产量表现:2004年秋季参加省区试,鲜薯、干薯平均亩产分别为2351公斤、664.1公斤,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31.05%和25.44%,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秋季复试,鲜、干薯平均亩产分别为2416公斤、676.6公斤,增产22.38%、16.3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亩插3000~4000株;(2)秋薯全生育期120~140天。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广薯79为半直立型甘薯品种。薯形下膨,薯皮黄色,薯肉桔红色,产量高,胡萝卜素含量高,为12.82毫克/100克鲜薯,平均干物率28.11%,品质较优,中抗薯瘟病。耐贮性较好。适宜我省水旱田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15.福康3号辣椒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7001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HP-301/HP-302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45.7~49.9厘米,开展度55.4×60.3厘米。早熟,播种至初收秋植75天,春植99天,延续采收期40~71天,全生育期139~146天。第一朵花着生节位7.9~8.8节,比对照种低2.2~3.1节。果实羊角形,浅黄绿色,有棱沟,果面平滑。单果重32.4 ~39.3克,比对照种重14.0~19.7克,果长14.8~17.6厘米,横径2.48~3.29厘米,肉厚0.30~0.31厘米。单株产量0.44~0.68公斤。味较辣,商品率94.00%~99.70%。感观品质鉴定为优,品质分86分。还原糖2.00~2.07克/100克,维生素C 1380~1880毫克/公斤,粗蛋白0.62~0.72克/100克。感青枯病和疫病。田间表现炭疽病发病指数2级,较抗病毒病;耐热性、耐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中等。
  产量表现: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总产量平均亩产1683.71公斤,与对照种粤椒3号相当;前期产量874.25公斤,增产44.43%,增产达极显著标准。2006年春季复试,总产量平均亩产649.26公斤,比对照种增产48.06%,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403.15公斤,增产88.65%,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1)春植11月至翌年1月播种,秋植7~10月播种。畦宽1.1~1.2米包沟,亩植4000株左右。及时摘除第1朵花以下的全部腋芽。注意防治青枯病、疫病和枯萎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福康3号辣椒为杂交一代品种。早熟,春植产量高,商品率94.00%~99.70%,品质优。感青枯病和疫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中等。适宜我省青椒产区春季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青枯病和疫病。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