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严格规范所有报刊征订发行行为,建立并严格执行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订阅报刊最高限额标准,严肃查处变相出版已停办报刊和摊派发行报刊问题。
(六)进一步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推进行政机关政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强化对本系统的监管和指导责任,突出重点,切实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问题。当前,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基层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政风行风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奖惩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机制、民意测评机制等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1.围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活动。行政执法部门要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经济管理部门要做到便民服务、简化手续,在解决群众办事难上见成效;公共服务行业要努力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凡群众急需又有条件解决的合理诉求,限期予以解决;凡发现不正之风苗头,坚决防止蔓延成风;凡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特别是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2.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各部门、各行业要把民主评议作为纠正和解决存在问题、推动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本系统的民主评议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全面评议与重点评议相结合,对本地区行风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和行业特别是基层单位、服务窗口发展评议。全市统一组织对50所中学、50所小学、50所二级以上医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促进公立学校、医院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3.进一步办好“政(行)风热线”。各级纠风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政(行)风热线”活动的组织程度,要把握活动主题,做好活动计划,整合热线资源,创新热线形式,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政(行)风热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参加“政(行)风热线”活动,高度重视群众投诉,切实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深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
通过组织、指导全市各地、各部门编写政务公开目录,绘制权力流程图等相关措施,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政策和决策抓公开,围绕选人和用人抓公开,围绕热点和难点问题抓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这个前提,努力拓宽政务公开工作的内容,积极探索和创新各种政务公开形式,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完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