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单位:市经贸局。
协作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科技信息局、市安监局。
(三)突出抓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综合防治水平
1、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通过采用BOT模式等多种方式,采取政府解决土地、配套管网,争取省环保专项资金扶持、引进外资等多种办法,加快高新区(龙塘镇)、源潭镇、石角镇建设日处理为4万吨、2万吨、2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改善市区水环境质量。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协作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清城区政府、清新县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市政房管局、清远供电局。
2、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大燕河拦河大坝,引北江水进入大燕河,改善大燕河水域环境,提高大燕河的自净能力。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协作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清城区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
3、加快连州、佛冈、阳山、连山、连南污水处理厂建设。
牵头单位:相应的县(市)人民政府。
(四)建立和完善预警和应急机制,合理调配水资源
1、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在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大燕河的污染预警指标线,并且对大燕河实施定期监测,一旦发现污染物指标达到预警指标线,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机制。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协作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清城区政府、市水利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2、合理调配水资源,促进大燕河生态恢复。会同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制定北江水调控方案,发挥飞来峡水利枢纽的调节作用,在枯水季节或大燕河污染物指标达到预警线时加大下泄水量,一方面在确保北江下游水环境功能达标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削减囤积在大燕河的污染物,预防遇上异常气候出现水污染事故;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大燕河的生态平衡,增强自净能力。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协作单位:清远高新区管委会、清城区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