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


  (六)加强劳务合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大力推行职业培训、劳务输出、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打造劳务品牌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增强劳务输出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要尽快理顺劳务输出工作关系,完善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机制,充实调整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开拓劳务基地、收集劳务信息、培训劳务人员、组织劳务输出、协调劳务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

  (七)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农村科技培训中心、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培训机构建设。通过资质认定,在全市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的,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建立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完善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国家规定必须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实行就业准入管理。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提供1次免费创业培训,并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对参加创业培训且创业计划书通过论证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可降低反担保门槛或取消反担保。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指导,强化创业服务,帮助有志创业的劳动者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八)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要求,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转移就业培训,积极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提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对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较多的重点行业,组织实施项目培训。对农村扶贫对象实施培训就业扶贫工程,并为其减免初次职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所需资金在“劳务扶贫工程”经费中列支。

  (九)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和职业资格鉴定服务工作。创造条件建立市级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逐步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提供公共服务。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通过初次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且生活确有困难的,可申领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