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七)统筹规划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区县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重点旅游项目规划等四级规划体系。与毗邻省份、地州市共同制订跨区域的旅游合作规划和景区线路规划,充分发挥丽江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和集散地功能。加强旅游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严格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质量。建立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的各类旅游规划会审机制,提高旅游规划的可操作性,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
(八)打造旅游精品景区。把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老君山四大景区全面建成国家5A级景区,打造为精品旅游区和国际知名旅游品牌,进一步增强我市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发展主体,巩固提升核心景区,建设雪山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古城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区;二是开发两翼,建设以泸沽湖为龙头的民族风情体验旅游区,带动宁蒗县、永胜县以及华坪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以老君山为龙头的生态科考旅游区,带动石鼓长江第一湾红色旅游,上虎跳峡、金沙江河谷等旅游资源开发,建成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重要展示区。
(九)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市、区县和林业(自然保护区)、水利(湖泊)、园林(公园)、规划与建设(风景名胜区)、文化(文物)、民族宗教(宗教场所)等系统管理的旅游资源。适时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形成长线、短线、环线互为补充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度假旅游、红色旅游、科考探险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教育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旅游,形成能满足旅游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供给体系。
(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以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和茶马古道为载体,加强与大理、迪庆、怒江三州市和川西南、藏东南旅游区的区域合作。以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核心,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争取把毗邻州市的旅游线路连接进来,把我市的旅游线路延伸出去,共同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形成联手开拓市场的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发展无障碍旅游。
(十一)丰富旅游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利用文化专业队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间艺人、社会中介机构等深入发掘东巴、毕摩等民族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不断推出新的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做好纳西古乐、摩梭母系文化景观、宝山石头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