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运行调控。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支持大型煤化工和盐化工、林纸一体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特种玻璃及电光源产业的发展,努力改变工业结构单一的现状。食品工业要在精深加工和培育龙头企业上做文章,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创名牌、出精品,提高竞争力;改善和提升特种玻璃及电光源产业结构,由初级、中间产品为主,逐步转向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争取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有所突破,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促进整个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真正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电光源产业基地;石油机械行业重点在开拓市场、维护共同利益上形成联合,成立行业自律协会,实行一个拳头对外,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度。加大对煤、天然气等主要原材料的协调力度,缓解企业原材料紧张状况。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按照建设创新型濮阳的总体要求,集中资源、重点突破、配合联动、形成合力,强化自主创新,着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提高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将研发平台移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发达地区,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有效利用外部科技资源。三是支持建设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数量、规模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引导培育中原总机厂、濮阳市蔚林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努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产业链条延伸、企业集群组合、土地集约经营、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集中处理的原则,继续搞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园区多层标准工业厂房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向城镇和产业聚集区集中,促进工业集约化、园区化、基地化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具有较好基础的特种玻璃及电光源、食品、石油机械、建材、羽绒加工、木材加工、医药、纺织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成为濮阳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巩固和完善支农惠农政策。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专用玉米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确保补贴金额高于上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和以产粮大县为主的粮食核心主产区建设的机遇,提升粮食产业层次。积极推进优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棉花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沃土工程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搞好退耕还林工程,适应林纸林板业快速扩张的需要,继续扩大速生丰产林基地规模,新建速生丰产林10 万亩。支持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黄河滩区的资源优势及福鑫肉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扩大146 个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的生产规模。全面建成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实施乡级兽医站建设项目。
|